“南阳,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!”作为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,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、优秀旅游城市。其中,文化特色相对独特或绝无仅有的资源优势,是南阳最为耀眼的金字招牌,也是南阳最为巨大的发展潜力。
“南阳,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!”作为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,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、优秀旅游城市。其中,文化特色相对独特或绝无仅有的资源优势,是南阳最为耀眼的金字招牌,也是南阳最为巨大的发展潜力。

南阳最大的优势所在
历史悠久,文化厚重
遗址见证文明起源,都城彰显底蕴深远。南阳是一座历史非常悠久的古城,有着2800年的建城史,是著名的千年帝都。
南阳是华夏民族早期的发祥地之一。南召猿人遗址位于云阳镇杏花山,是一处距今五六十万年直立人活动与居住的遗址,和北京周口店猿人大致处于同一时期,填补了中原旧石器文化时代的历史空白。新石器时代的卧龙区蒲山镇黄山遗址,最早是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,后来是屈家岭文化,对研究我国新石器时代南北文化的相互交流、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,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,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另外,还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面积最大的邓州太子岗遗址,豫西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、保存较好的二里头文化遗存方城八里桥遗址等。
远在五六千年前的上古时代,先民们就劳动、生息、繁衍在南阳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上,并出现了村落和房屋。在我国的古代史籍中,记载着不少关于南阳的历史传说。如生活着炎帝后裔,姜谢后人在此播迁。炎帝族的后裔四岳,后来发展成齐、吕、申、许四个分支,都居住在今南阳市一带。南阳是夏王朝最早的立足地和诞生地。夏禹时期的夏人主要活动于南阳一带,并将其作为统治中心。夏朝初,禹把邓州作为都城,唐杜佑《通典》:“邓为禹都”。尧曾战于丹水之浦,舜帝其子曾封于南阳。商、周时期,南阳境内相继分封了申、吕(甫)、谢、邓、郦、蓼、缯、鄀、许等诸侯国不下十数。以封地为姓,使起源或望出于南阳的姓氏如姜、苑、吕、甫、申、谢、曾、邓、岑、董、崔、育、阴等多达40余个。
悠久而深厚的文化积淀,使南阳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数量最多、种类最为齐全的地区之一。在现有287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中,国家级13项、省级55项,其内容覆盖民间文学、民间音乐、民间舞蹈、传统戏剧、曲艺、杂技与竞技、民间美术、传统手工技艺、传统医药、民俗十大种类。作为“南阳三宝”之二的南阳玉雕和南阳烙画,是我市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非遗项目。南阳玉雕历史悠久,迄今已有5000余年的历史。南阳烙画巧妙地把中西绘画的各种表现手法和烙画艺术融为一体,形成自己独特的东方艺术风格,精美典雅,颇具欣赏和收藏价值,被誉为“艺林一绝”。